商業領域的峰迴路轉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人家說,靠概念辨析出身的,總是抵不過高強的技術工作者。因為,前者,很難有第一名這樣的稱號,後者,則誰強誰弱,一見便知,夠資質與努力的話,天下第一,離的不遠。

自從國小、國中開始,我就想過,某一天,我應該會變成某一種可以輕易賺錢的人。原因無他,因為,我喜歡經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究利益分享議題的思辨,且最重要的是,我認為「交易」這樣的事物,是充滿迷幻魔力的事物。

它可以讓什麼都沒有的人,變得豐盛滿足,或者,讓什麼都有的人,隨時有良益的友人在身邊。

高中之後,一些關於社會的體認,變得越來越深,不自覺開始認為,「交易」這樣塞滿人間萬象的行為,不見得只會創造利益。在很多種情況下,它更有很大潛性,創造大量的社會毀敗與人性的墮落。

因此,對於商業活動原本有著高度興趣的我,終於將自己的興趣,定位在與法律、社會科學等類門上,或者說,正式往與「概念辨析」為焦點的學問路途前進了。

就讀政治系後,概念辨析大概成為我與同學、女友間聊天的主題,也成為我心緒上亢昂、喜樂的來源。當時,我清楚地感覺到,如果人可以用那麼近的距離,趨近所有事物的本質領域,那相對地,人是不是因而將輕易擁有什麼讓世界改變,或者轉動世界的能力?

聽起來,很傻,對吧!但這樣的感受,卻鐵錚錚地框在我腦海,即使,我因為奔忙於家教後,已認清它的幼稚。

所以,歷經高中三年的社會反思、大學一年級對社會、政治、商業等議題的內在激盪。最後,我決定又回到過去較小時候的初衷,正面肯定了商業活動對個人志業與未來的重量級影響,決定去當一個斜槓青年,那就是雖然念的是政治,但一有時間就在觀察與分析商業、流行類屬的活動,並且思找創業的可能性與機會。

而從中,對於廣告、文案、談判、決策等四大商業議題有關的興趣,最終,讓我決定將自己的個人專業修為,全線往「決策分析」、「決策研究」開拔。而這一切,已經是我在考量是否從事一些有助於幫自己累積資金的一大堆可能工作、甚或也實際參與的過程之後了。

它們分別包含茶禮中盤商、雞排店、新疆烤肉、麻辣燙、家教轉介所、醫療網站、數位出版等等。其中,醫療網站的部分,募資功敗垂成,我們與資金到位的距離,只在一線之隔,數位出版方面,我則讓合作者成功推成一個大型銷售案。

成為第一中的第一

入伍後,我擔任國防大學的勤務排、食勤排的排長,物料管理、大型餐廳的管理以及兵員的日常管理是我的主要工作。

一度,我曾經忙碌的幾乎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未來。但管理為數眾多的士兵,從中因為思量的用心、努力與成就感,不自覺卻讓我回想起過去曾經帶給自己閒餘及工作時成就感的主要興趣,那就是「決策研究」。

如文首所言,也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也說,靠概念辨析出身的,總是抵不過高強的技術工作者。但退伍前一年時,我就想,既然如此,如果我繼續往我的興趣開拔,為了兼顧志業與就業,我就想辦法成為決策研究領域中與概念辨析有關的「第一中的第一」吧!

至此,我下定決心,考回台大政治研究所,也成功地以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學門學生的背景,獲得講究決策分析類屬議題國際關係學門裡的研究獎學金,外交部長頒發的榮譽:外交獎學金。

而另外,我也以對決策分析議題領域的偏重,發表了三篇論文報告(包含TASPAA、台灣政治學會等)。另外,也在畢業論文寫作之前,框架好自己除了廣泛決策研究視野之外,關於產業網絡、數位行銷、品牌管理以及營運模式的研究意向。

這樣的跨域專業色彩,讓我在畢業之後,順利進到一家國家級的政策研究智庫,從事與經貿、民主等議題有關的國際交流工作,並在後續擔任一家同樣是國家級的國際交流機構從事國際產商網絡的推促工作。於此工作時期(2005-2007),我完成兩項重大專案的企劃與執行工作。

一個是以跨國產商投資、專事商務交流等兩大目的為主題,將近有四百多名以上空前超多之產經企業人士共同參與的大型研討會「掌握印度熱潮:台印國際商務交流論壇」。另一個則是,我從國際產商網絡知識社群建構觀點,規劃、設計、執行的官方刊物:《領航印度》。

當初的《領航印度》期使讓台灣產業經貿界,可以此媒體提供的資訊與觀點,在日常的商務交流過程裡,共同形塑一個與印度產經議題有關的大型台灣知識交流社群。這個媒體上的專案,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從戰略角度、學術角度、產業角度分析,可以說,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旗艦級官方媒體計畫。

自信的經驗回響

完成這兩項計畫的我,認真地想想,雖然,我只是矇著頭做,但這一切之間,也不是沒有學問的,是有某一些元素在,才讓這兩件事情看起來簡單。

於是,大學一路以來,以收藏、閱讀商管論文為課餘、工餘興趣的我,在整合前述兩項任務的成功經驗與大學時曾有的創業團隊募資、行銷、推售大型專案等案例的訣竅,並且對照些許論說架構後,整理出以下的看法:

企業或說產業界的行動單元,營運的四大金剛,乃設計、企劃、文案與行銷等業務。如果,業主希望行動單元獲取成功,具有穩定的成就路徑是重要的,故而,打造成就路徑的元素,也就成為關鍵中的關鍵。

打造成就路徑的元素有何呢?我整理後發現,它應該包含速度、力量、野性等三者。說明如下:

時間可決定事業成敗的時機,因而,速度是重要的。資源可決定事業成敗的空間,所以,力量是重要的。美學可決定事業營運的期程,因此,含納自然度與人性化的野性是必要的。

但為什麼可決定產經行動單元事業成敗的元素有那麼多,最重要的卻是這三項呢?

原因是,商業所涉及的是產經行動單元在模糊潮流、趨勢、行風、狀態(或說模糊的時代動向)裡,進行特定「動向」的掌握、應用並以此從事有關的資源投入、管理與拓展工作。

而其中最關鍵的行動問題就是,所謂「特定動向」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只要能將這問題理得清,後續的資源投入、管理與拓展工作,就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妥適的問題迎擊方式,一定可以打造出穩定的事業成就路徑。

那什麼是妥適的問題迎擊方式呢?

 

「全動向」的速度、力量與野性精神:うごむ。動向、動向決策學、

其中,大家應該不難理解,越不害怕問題,越早處理問題,問題就越能獲得解決。從這邊,大概已經可以聯想到「速度」這樣元素的重要性了。

 

其次,問題的方案,如果可以在妥適性上做最佳考量,那麼解決問題的方案,想必也會有穩定的品質。而在這樣的層次上,我們應該可以知道,「力量」元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力道如何,它是一項重點。

最後,就是問題解決絕非只為一時而已,我們通常希望它也應該有長期的支撐度。所以,這個部分,大家就可以看到「野性」這項元素的重要性了。那就是唯有考量方案在自然度與人性化的美學層次意義,它才能真正有機會為問題的解決帶來長久的高支撐力。

日文字:うごむ與「動向」、「動向決策學」、「全動向」

 

「全動向」的速度、力量與野性精神:うごむ。動向、動向決策學、

決策本為回應問題而生,綜上所述,大家應該不難發現,如果有某一種決策學,它是為了讓產經行動單元,可以在模糊潮流、趨勢、行風、狀態(或說模糊的時代動向)裡,進行特定「動向」的掌握、應用並以此從事有關的資源投入、管理與拓展工作。那麼,這樣的學問以「動向決策學」來稱呼它,應該是很貼切的。

 

經此,我後來在成立公司,銷售茶葉近六、七年之後,就決定正式以「動向決策學」的三大精神「速度」、「力量」、「野性」,展開商事分析寫作布局了。而後來,我希望讓曾經感動過自己的「動向決策學」,可以有一個方便識別,各國人士讀來又都帶有童趣感的外語字來當作正字標記,就選用合併具有動性、方向性意涵的うご兩個平假名與帶有沉浸、廣布意涵之む平假名合組的うごむ(讀做woo-go-moo),作為此學的標記字樣了。

選用日文的原因是,這個世界已經太多以英文為主的主品牌名稱了,我希望有一個日文的品牌名。

 

「全動向」的速度、力量與野性精神:うごむ。動向、動向決策學、

うごむ,雖然,主要意涵是「動向決策學」,也是設計、文案、企劃與行銷四大金剛的「速度」、「力量」、「野性」三大精神。但是,實際上,我還給予它一些思學相關議題上的意涵,也就是它也代表著潮流、趨勢、行風、狀態(或說模糊的時代動向),指涉了「全動向」這樣的詞。而另外,它也因具有「決策行動學」上「速度」、「力量」、「野性」三大精神的實踐意義,故而,也代表同樣稱為「全動向」這樣的決策與其行動佈署、實踐如此般的意涵。

 

所以,如果,你要詢問一家企業的聲浪如何,或者本事如何,實際上,是可以這麼說的:「在這樣的全動向裡,這家企業的全動向如何?」嗯,它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當前趨勢下,這家企業的決策與執行能力如何?」

這跟過去我們一般考察企業優勢時的用法,有很大差別嗎?我想,這是當然的。因為,提到「全動向」時,強調的是「決策能力」這樣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麻辣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