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ankenstein By Mar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 Jan. 2020,Strelbytskyy Multimedia Publishing.
造物者,以創造生命,包覆生命,以鼓動生存,締結意義。如此壯闊的企圖與行動,總牽繫自然科學家的魂牽夢縈。
如果可能,打造一個像似人類一般的生物,此些欲念,不免就在午夜夢迴裡蠢蠢欲動,潛進實驗科學家的心靈。
造就一個人,如果是自然而然,當然不會讓人驚駭莫名。
只不過,若需人為造作,需要的是大量器材、化學物質,甚或儲屍所當中的斷肢殘幹。可想而知,它的過程與結果,大概就離一般人所可掌控與理解者甚遠,最終,甚而可能成為一股吞噬創造者的力量。
人的天賦與後天努力都很重要,不過,就成為一個社會中正正當當的人而言,通常還是有某種骨幹型的框架可供遵循,例如同理心。這樣的框架,實際上是有穩定度的,只不過,在人類的競爭行動裡,它也不是不會受到挑戰。
人會為了勝利,可能不擇手段,拋棄這樣的框架,甚至鄙踐這樣的框架。
不過,相對地,人們的同理心框架,也並非全無防纛機制予以反制,比如說,語言意識、語言情境甚或語言脈絡等即是。
這三種層次,無論人心良窳,終究會在最基底層次裡,像是日光一般,讓汙穢毀敗無所遁形,讓沒有同理心的人,終究只能,或只是在一個自身打造,沒有愛與情義的自私牢籠裡生活。
而若如此,他也已經像是一個由屍體藏納所與科學器材和化學物質打造出來的一個科學怪人般,只能跟沒人想要再多所製造而出的某種同類,以自有、特有,而與眾多人群相異的情義理則相處,隔絕於世界之外了。
by 麻辣起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