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操作學》
因為,跟文字有關,我叫它《地球操作學》。
文略藝術範圍,包含以文字為始,概念為經、企劃為緯,策略為路徑,力量與美學為目標之文采、決斷與行動藝術。
文略藝術之研創,起於民間機構「動向研究所(うごむ)」,而其思惟基礎,源自麻辣起子2008年時一份關於文字之操作性筆記:「地球操作學」。
為增進大家對於【文略藝術】學門發展可能性之理解,此處將其筆記整理為下述,供有興趣之相關研創者或社科、商管、文學背景人士發展課程或講學參考。
文略藝術像一是一種文之數學,也像是武之文學。喜歡動動腦筋的人,不妨用這樣的眼光,看看這篇文略藝術筆記。
一、出版企畫方向與議題
1.生活的格式:運動、健康、按摩、研發。
2.行動的哲學:哲學、感性、財富、安心。
3.時序的整合:文學、移位、武學、曲目。
4.力量的集中:引力、風潮、情感、速度。
5.情感的融合:情緒、同步、能量、愛情。
6.想像的管理:神秘、傳說、神話、假說。
7.評價的標準:靈魂、心靈、氣魄、幸運。
8.聯盟的建構:全境、調節、瀰漫、多極。
9.溝通的平台:共識、生命、自然、自由。
10.等待的意義:意志、思考、連結、擴散。
二、啟動閱讀的八種書寫型式
1.寓言:字的情緒與撰寫。
2.小記:綜合型主題撰寫。
3.描繪:強化心中的景影。
4.自己:差異高的參照者。
5.夢境:動畫的意義能力。
6.轉折:認知的溶解架構。
7.情感:既有狀況的共鳴。
8.佔領:推促採購與行動。
三、文本的涵容
1.文字:論述、描繪、交誼、對話。
2.意象:連結、分享、情感、傳遞。
3.符號:單點、單線、彎曲、角狀。
4.顏色:黑色、白色、紅色、綠色。
5.步調:快板、慢板、極快、中慢。
6.方案:置換、變形、消失、變質。
7.案例:句子、橋段、劇情、劇本。
四、影響的格式
1.混色:文明/喝水。
2.轉調:音樂/技擊。
3.位移:身體/休息。
4.置換:影音/評論。
5.干擾:新聞/移除。
6.正常:閱讀/記事。
7.印象:對話/過程。
五、情境的格式
1.聚會。
2.模擬。
3.方案。
4.集體。
5.個人。
6.開放。
7.運動。
8.身體。
9.話語。
10.文字。
六、寫作應用分析:人的想望
1.關於財富的趨勢走向。
2.文明變革的新式元素。
3.生活效能感的質與量。
4.問題方案的分析邏輯。
5.珍惜疆界與逗人開心。
6.美好畫面的創造管理。
7.人生夥伴擁有的經營。
8.競賽型成就感的追求。
9.參照的吸納與再重構。
10.設定保護疆界的勇氣。
七、創作功能定位:競賽企圖
1.最佳化、最適化企圖與懶惰、情緒、飲食、運動的對決。
2.解決方案與時間、範圍、私欲、保存美好事物意志的對決。
3.道德危機的思考與道德危機管理能力的對決。
4.健康與青春維護及一般化龐雜身體相關資訊意願與勇氣的對決。
5.心靈、情感、信仰的流向與綿密生命信仰、目標、價值的結合。
6.個人、家庭、朋友分際設定與管理能力及個人意志與願望及默契的對決。
八、分析性的邏輯:寫作重點
1.關於信心的哲學。
2.關於分層的意志。
3.企圖熱情的分析。
分析性邏輯運作的過程,在於習慣性地將動態事物背後的人的動機與處事原則,先以最關於自身所重視目標的陳述方式展現出來,並於此過程中,推演可能與此敘述有關的小、大範圍連結及不同時程中的大、小範圍連結,再於此非固定的邏輯思考過程中,判斷每個鏈結點當下不同狀況的演進畫面,最終,再於不同的畫面並呈之下,確立不同畫面中的中性以及非中性的應對方案或擱置方案的不同可能性,接著再設計當下的行動策略。
分析性邏輯的力量是可以一種外隱的方式,確立一些可以累積為自身力量,而不會也難以受到外界干擾的重要分析工具與能力。另外,所謂的分析性邏輯的運轉能力,完整地除卻了制式的方案-手段二維式思考的所有缺點。因為,它的基本假定在於,Jakoo設計它是為了要讓文明以不同的格式方式演進,而非讓一個個人或社群的文化產生改變而已。
簡單來說,我們討論一個短期的問題時,通常會想說有甚麼樣的方案可以解決它,因此,設定了一個反而可能在未來埋下隱藏的另一個大問題出現的機會,這是前面所說的二維式思考最大的缺點,而Jakoo的設計卻沒有這些缺點,因為它在運用時會有一個常出現的思考,那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只指向下一個時點我們應該做甚麼。換言之,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所有的問題,都只被視為下一個時點的掩飾與表象而已,那它們就可能從問題,被轉換成資源。
即便您可能認為,那麼短期的問題,難道不處理,不會發生危險嗎?Jakoo的設計方式,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這個問題,那就是將當下的資源開支進行分配,表象問題以表象方案回應,重要的是隨時都要打地基,建大樓,找人才,納民心。而在所有的思維都與此相關之下,每一個方案的推出自然就都是寶庫。那麼,有所謂的長期問題嗎?很抱歉,Jakoo的思考設計臻於完美了。沒有。如果,不相信的話,對照一下這一段之前的思維,你會發現,在這樣的思考下,所有的方案都是解決短期也是長期的問題。
而且,所有的所謂的秘密,都沒有了意義,就像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把這些事情都攤在時間這一張畫布下,你看不到東西。因為,被記錄下來的都不是重要的。所以,如果是這樣的話,難道我們不應該以Jakoo的思考方式進行團體文明的改造工作嗎?那就是,所有的短期問題,都是個人與團體活幽默感最大的考驗。
九、世界的構成
(一)樣貌
1.實體疆界、非實體疆界、橋梁樣態、機運格式。
2.閱讀、應用、融入、中心、擴散、融合、靜止。
3.個人、家庭、議題型社群、離散型公共組織。
4.主軸結構、維新系統、均衡調節。
5.階段、永恆、綿延、穿透。
(二)精神
1.管轄範圍。
2.內蘊結構。
3.方案類型。
(三)單元
1.決策跟預測的關聯性。
2.行動方案與問題的原型。
3.關於表象的形成分析與訓練。
4.個人的生活象徵需求和權義分配。
5.人、行動、符號影響的層次。
6.個人、行動、群體、疆界、組織型品牌與連結的高度與力道。
7.個人的影響力與修為的樣態。
此刻以前的一切都已成了索引,迫切的問題似乎也不是創新,如果先知揭示的只是一個信仰,那麼我們的文明將跟過去沒有太大的差別。
因為,如此,我們在認為不再是問題的問題消失之後,個人與群體人生行動的選擇與考量邏輯仍會以一個相互扞格的方式互動以釋放其焦慮與不安,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信仰自然不會是最有效率的文明改革思考路徑,反倒,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某種介於信仰與哲學間灰色地帶的某種「格式」。
十、決策速度、頓點、力道的冥想訓練元素
1.類武器分析
2.影像演展
3.故事訓練
4.場景選擇與調整
5.內顯焦慮、憂愁、哀傷、掙扎的外顯形像設定觀察與模擬對手危害的演展
6.以敵為師,但不與其在冥想層次對決,冥想只有個人與世界之間。
7.將這樣冥想過程的Solution Desire, Pressure, Calm展現為與事實對決的層次。
十一、決策圖像的建構思考
1.下一刻我所想要的與世界的變化毫無關聯。
2.地理資訊背後承載著哪些傳說、故事、以及人民的痛苦與哀傷。
3.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世界圖像,即便人們認為它們彼此之間沒有連結。
4.沒有所謂「事情變得更糟」,只有當「事情不存在著幽默」這樣的問題。
5.對於「非精確資訊」以及「非正確資訊」的哲學觀是相當重要的。
6.任何資訊的公開都會帶來影響,換言之,你所預設的推理在公開、運作之後效度和影響力都可能遞減或遞增,你怎麼避開這兩種狀況。
7.你有沒有勇氣與信心,任何事情都不用做,整個狀況就會變得更好。
8.生活不是遊戲,但可以說像是一部你正在導演與扮演特定角色的準電影,你能在不同的自我與外界的競逐過程中,感受生活的樂趣嗎?
9.在你願意承認路人的話與一位所謂重量級人士的話,背後所需考量的因子,複雜度差異不大嗎?
10.因為「人」的因素,過快的變革與過慢的變革,都只能揭示「世界沒有變化」。
十二、個人與世界同步化過程中的問題
1.一套自然的情緒療癒機轉是如何形成的?
2.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限制是甚麼?
3.這些問題如何保留在台灣者心中?
4.一套跨越國界與時空對話是如何產生的?
5.限制限制了限制還是限制限制你?
6.文字有沒有可能讓生靈都塗炭呢?
7.如何幫所有的創作者解決心裡的問題點?
8.這些問題應該所有人都該知道嗎?
9.已經有,我還需要做這些研發嗎?
10.如何拍攝創作者心裡的枝幹樹葉與環境?
11.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這件事情呢?
12.研發者有無必要考量時空傷害呢?
13.拍攝會對作者的身心利害有哪些個影響?
14.你有能力說出特別而邪惡的想法?
15.傳遞者本身能不能傳遞有無限制?
16.如何在過程保持內在外在與自身的靈魂?
17.你聽過因被視為異端被絞殺的人?
18.你的思慮曾因為痛苦無法伸展嗎?
19.控制者與受控制者對於你的意義是甚麼?
20.你認為有人應該為任何事犧牲嗎?
21.你相信你不能掌握的正具體存在?
22.你能描述影響你情緒機轉的環境或客體?
23.你怎麼思考用心或身體的不舒服?
24.你怎麼思考異質性與同質性差異?
25.你如何為毫無關聯的事物建立必要連結?
26.思考無助於事的狀況下意義為何?
27.你認為表演跟你之間的關係為何?
28.你怎麼判斷說與不說的相對的價值高低?
29.你能不為特定目的的純粹聊天嗎?
30.作為一個自由的人你在做甚麼呢?
十三、人類六大戰記
(一)文明根源戰記(群性、個體、階級、多樣、幅散、評價):東方西方之外,問題之界。
(二)美德勇氣戰記(邊境、世界、訊號、手段、目的、安置):人之外,之外,之外,神祕之外。
(三)象徵符碼戰記(圖像、想像、聲音、類比、同步、時空):誰在判斷。我在界定。
(四)路徑節點戰記(連續、轉折、消失、存在、創造、異化):你們不能讓他知道你們知道他知道你們知道他知道。
(五)規約秩序戰記(情感、強化、融合、分工、弱化、極化):這面牆,不好,打掉它。
(六)軸心邊緣戰記(核心、標記、主力、側翼、流向、剝離):決定就勝利了。
十四、消費的類型
1.禮物: 曲目的描述
2.電影: 畫面的取得
3.課程: 商品的創造
4.網站: 串聯的形式
5.音樂: 悲傷的轉化
6.味道: 批判的過程
7.運動: 團隊的歌曲
8.節點: 力量的渠道
9.香氣: 爭議與未知
10.聲音: 議題的曲目
11.安全: 議題的搜尋
12.無知: 信任的起點
13.熱情: 分享的喜悅
十五、文明的路徑
1.書目 2.議題 3.利益 4.典故 5.象徵 6.思想 7.傳統 8.連結 9.認知 10.情緒 |
11.情感 12.文字 13.詩詞 14.散文 15.小說 16.電影 17.表演 18.生活 19.決策 |
十六、創作前的思考
1.對於個人以外環境的影響幅度與層次。
2.對於個人而言可透過自行訓練進階者。
3.對於社群而言可增加討論密度與興趣。
4.對於閱讀而言不需要考量時空的景況。
十七、閱聽的議題
回音 安置 均衡 身體 弦音 幽默 映射 恐懼 挪移 素材 動態 問題
|
速度 創作 換血 無敵 琴弦 距離 嗜好 溝通 碰撞 節奏 遊走 跳針
|
過渡 跳躍 頓點 摺疊 橋段 價格 哲學 標籤 螺旋 懸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