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聲定位與定義人、事、物。
二、舶來引進階段
以既有聲音,類擬選用漢字的音與義,定下漢字唸讀音聲〔『萬葉假名〔まんようがな〕』****字集,即日本文字的起源〕。
三、造字成化階段
整理既有日常音、聲、義組合,接著,用「類擬漢字形、音、義」的書寫與唸讀之整併理路創作方法,造出片假名,再造出平假名,用以校飾既有日常音、聲、義組合的日本詞語呈現形貌。
因而出現:
- 有不同平假名發音的日本「漢字獨立字」〔如『融』這個『漢字獨立字』在日本語當中念讀作「ゆう」,但「融」這個漢字,運用在說明『溶解』、『消融』的『融かす』這個日文字時,其中的『融』唸讀作と。〕
- 以漢字與平假名合構的日本「『詞名』字」,如前述的『融かす』這個日文字就是日本「『詞名』字」,它只有在由漢字與平假名合構時,才具有完整、常俗、專用的精確文意。
- 只以平假名構成的日本「『平假名』字』」,如中文說「很好吃」,在日文用三個平假名「うまい」即可。
四、體系匯流階段
片假名的主要功用,後來,多半只用在對於漢字的熟悉以及書寫練習,和佐註忘記怎麼寫平假名時之用,或簡要的資訊或聲音紀載〔方便確認標準的漢字或平假名字詞〕。
五、行體制式階段
因應日本國跨國交流有關的發展、研究、生活與傳統的需求,『現在』的片假名字形,在明治天皇時代,以編定五十音而確定下來。
在這之前,一個發音往往有多個片假名對應存在。片假名,如今的使用方式多半用在標註該字詞為「外來語」、「生物、礦物日文名」、「擬聲語」、「擬態語」。
補充:一個關於熟悉日本語的要點。
日本語當中由漢字與平假名合構的「『詞名』字」,讓單一一個漢字,在日本語當中會有不同音聲,原因是漢字在日本語「『詞名』字」中的唸讀音表現的文意,跟單一一個「漢字獨立字」的文意可能是不全然相同的。
「『詞名』字」是漢字加上平假名之後,合構成的一種日本語『常俗』、『專用』字詞組合。
以上乃由麻辣起子參照日本文字引進歷程、平假名、片假名書寫方式與發音,以及日本近代史所進行之綜合推演之研究成果,歡迎引用並註明來源。
................................................................................
****以下『萬葉假名〔まんようがな〕』說明段落之文字引述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87%E5%81%87%E5%90%8D
「萬葉假名是假名的一種,借用漢字的音讀與訓讀來表記古代日本語音節的文字。簡單地說,萬葉假名就是直接用漢字作為假名,但是用法與後來的假名相同。在漢字剛傳入日本時,假名尚未出現,日本人選用數十個漢字表音,就是萬葉假名;而後他們對這些表音漢字作了簡化,以區別於表意漢字,就形成了今天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萬葉集》是使用萬葉假名最有名的例子。」